心理学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生活 2018-11-01 00:18:26 4532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心理学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心理学:第一眼看到什么,测你晚年是操劳命还是享福命
  • Q2:心理学专家请进,什么是“第三只眼”?
  • Q3:什么是心理学的“第三只眼”?
  • Q1:心理学:第一眼看到什么,测你晚年是操劳命还是享福命

    没有看到你的图片呀?把你的图片发下来,让大家看一看自己也看到了是什么,测试一下晚年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

    Q2:心理学专家请进,什么是“第三只眼”?

    湿婆说:“将注意力集中到双眉之间,在意念到来之前,让你的头脑随意漂浮。让你的形体充满,把你的本质移到头顶,然后从那儿如光一般倾泻而下。” 这种技巧是毕达哥拉斯之作。毕达拉斯带着这种技巧去希腊。事实上,他成了西方所有神秘主义的本源和出处。他是西方神秘主义之父。 这种技巧是深层静心的一种。你要试着去领悟:“将注意力集中到双眉之间……”现代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表明,双眉之间存在着一种腺,这是人体中最神秘的部位。这种腺被称之为松果腺,是西藏人的第三只眼——湿婆奈特拉(Shivanetra):湿婆的第三只眼,坦屈拉的第三只眼。在两眼之间还有第三只眼存在,但通常情况下它是没有功能的。你必须设法让它睁开,它并没有失明。它只是闭着。这个技巧就是要使这第三只眼睁开。 “将注意力集中到双眉之间……”闭上双眼,然后将你的两只眼睛同时集中于双眉的正中。集中在双眉的正中,闭上眼睛,就如同你正用你的双眼在看。要集中你的全部注意力去看。 这是集中注意力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你无法如此轻易地将你的注意力集中于你身体的其他任何一个部位。这种腺可以像别的东西一样吸引你的注意力。如果你去注意它,你的双眼就会被这第三只眼吸引住。它们就会被固定在那里:它们无法移开。如果你企图去注意身体的其它任何一个部位,那将会是非常困难的。这第三只眼会吸引你的注意力、集中你的注意力。它对注意力有一种魔力。所以全世界所有的技巧都要运用到它。这最容易锻炼你的注意力,因为不只是你在设法集中注意力:这种腺本身也会帮助你;它极富磁性。你的注意力会不由自主地集中到它那里。它会变得专心致志。 旧坦屈拉经文中说注意力是第三只眼的食粮。它饿极了,它已经饿了几生几世了。如果你去注意它,它就会恢复活力。它会充满活力!它得到了食粮。一旦你领悟到注意力是食粮,一旦你感觉到你的注意力被松果腺如磁石般牵引,吸引,牵拉,那么要集中注意力便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人们一定要正确感悟那个部位。所以要闭上你的双眼,让你的两眼集中到正中间,然后去感觉那一部位。当你接近那个部位的时候,你的双眼会突然被钉在那里。当它们很难再移开的时候,你便能知道你找到了正确的部位。 “将注意力集中到双眉之间,在意念到来之前,让你的头脑随意漂浮……”如果注意力是在双眉之间,你会初次经历一种奇妙的现象。你会初次感觉意念在你面前飞奔而过;而你则成了一名观赏者。这就如同一幅电影屏幕:意念闪过,而你只是一名观众。一旦你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第三只眼这个中心,你便即刻成了意念的观众。 平时你并不是观众:你和意念是一体的。如果有愤怒,你就会很愤怒。如果一个意念闪过了,可你并不是观者——你与意念是一体的,一致的,你随着它一起移动。你成了意念。在有性欲的时候你渴望性;在有愤怒的时候你会愤怒;在意念中夹杂贪婪的时候你会变得很贪婪。任何一种意念闪过的时候都会与你合为一体。在你与意念之间没有任何空隙。 然而一旦你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第三只眼,你会突然之间成为一个观者。通过第三只眼,你变成了观照者。通过第三只眼,你可以看见你的意念闪过如同看见云朵在空中飘浮,看见人群在街上移动。 试着去做一个观照者。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努力做一个观照者。你病了,你的身体在疼痛,你在受苦受难,无论怎么样:只需。去观照它。无论发生什么事,不要让你自己与它成为一体。要做观照者——观察员。而如果你有可能做到观照,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第三只眼。 其次,反过来也是如此。如果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第三只眼,你便能成为一个观照者。这两件事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第一件事是:把注意力聚集到第三只眼,观照便会自然发生。此刻你便可以照会你的意念。这是第一件事。而第二件事是你此刻可以感觉到奇妙的轻微的呼吸颤动。此刻你可以感觉到呼吸的形式,呼吸的实质。 首先要努力去领悟到底什么是“形式”,什么是“呼吸的实质”。当你呼吸的时候,你并不仅仅是在呼吸空气。科学认为你只是在呼吸空气——氧气、氢气以及其它气体的混合体。他们说你在呼吸“空气!”但坦屈拉说空气只是一种媒介,并不是实质。你在呼吸普拉那(prana)——呼吸生命。空气只是中介;普拉那才是实质。你在呼吸普拉那,并不仅仅是空气。 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第三只眼,你会突然体察到呼吸的实质——不是呼吸,而是呼吸的实质,普拉那。一旦你能体察到呼吸的实质,普拉那,你便登上了一个高度,从那里你可以有一个质的飞跃,你可以有一个突破。
    ——摘自《奥修静心》

    Q3:什么是心理学的“第三只眼”?

    湿婆说:“将注意力集中到双眉之间,在意念到来之前,让你的头脑随意漂浮。让你的形体充满,把你的本质移到头顶,然后从那儿如光一般倾泻而下。” 这种技巧是毕达哥拉斯之作。毕达拉斯带着这种技巧去希腊。事实上,他成了西方所有神秘主义的本源和出处。他是西方神秘主义之父。 这种技巧是深层静心的一种。你要试着去领悟:“将注意力集中到双眉之间……”现代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表明,双眉之间存在着一种腺,这是人体中最神秘的部位。这种腺被称之为松果腺,是西藏人的第三只眼——湿婆奈特拉(Shivanetra):湿婆的第三只眼,坦屈拉的第三只眼。在两眼之间还有第三只眼存在,但通常情况下它是没有功能的。你必须设法让它睁开,它并没有失明。它只是闭着。这个技巧就是要使这第三只眼睁开。 “将注意力集中到双眉之间……”闭上双眼,然后将你的两只眼睛同时集中于双眉的正中。集中在双眉的正中,闭上眼睛,就如同你正用你的双眼在看。要集中你的全部注意力去看。 这是集中注意力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你无法如此轻易地将你的注意力集中于你身体的其他任何一个部位。这种腺可以像别的东西一样吸引你的注意力。如果你去注意它,你的双眼就会被这第三只眼吸引住。它们就会被固定在那里:它们无法移开。如果你企图去注意身体的其它任何一个部位,那将会是非常困难的。这第三只眼会吸引你的注意力、集中你的注意力。它对注意力有一种魔力。所以全世界所有的技巧都要运用到它。这最容易锻炼你的注意力,因为不只是你在设法集中注意力:这种腺本身也会帮助你;它极富磁性。你的注意力会不由自主地集中到它那里。它会变得专心致志。 旧坦屈拉经文中说注意力是第三只眼的食粮。它饿极了,它已经饿了几生几世了。如果你去注意它,它就会恢复活力。它会充满活力!它得到了食粮。一旦你领悟到注意力是食粮,一旦你感觉到你的注意力被松果腺如磁石般牵引,吸引,牵拉,那么要集中注意力便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人们一定要正确感悟那个部位。所以要闭上你的双眼,让你的两眼集中到正中间,然后去感觉那一部位。当你接近那个部位的时候,你的双眼会突然被钉在那里。当它们很难再移开的时候,你便能知道你找到了正确的部位。 “将注意力集中到双眉之间,在意念到来之前,让你的头脑随意漂浮……”如果注意力是在双眉之间,你会初次经历一种奇妙的现象。你会初次感觉意念在你面前飞奔而过;而你则成了一名观赏者。这就如同一幅电影屏幕:意念闪过,而你只是一名观众。一旦你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第三只眼这个中心,你便即刻成了意念的观众。 平时你并不是观众:你和意念是一体的。如果有愤怒,你就会很愤怒。如果一个意念闪过了,可你并不是观者——你与意念是一体的,一致的,你随着它一起移动。你成了意念。在有性欲的时候你渴望性;在有愤怒的时候你会愤怒;在意念中夹杂贪婪的时候你会变得很贪婪。任何一种意念闪过的时候都会与你合为一体。在你与意念之间没有任何空隙。 然而一旦你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第三只眼,你会突然之间成为一个观者。通过第三只眼,你变成了观照者。通过第三只眼,你可以看见你的意念闪过如同看见云朵在空中飘浮,看见人群在街上移动。 试着去做一个观照者。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努力做一个观照者。你病了,你的身体在疼痛,你在受苦受难,无论怎么样:只需。去观照它。无论发生什么事,不要让你自己与它成为一体。要做观照者——观察员。而如果你有可能做到观照,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第三只眼。 其次,反过来也是如此。如果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第三只眼,你便能成为一个观照者。这两件事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第一件事是:把注意力聚集到第三只眼,观照便会自然发生。此刻你便可以照会你的意念。这是第一件事。而第二件事是你此刻可以感觉到奇妙的轻微的呼吸颤动。此刻你可以感觉到呼吸的形式,呼吸的实质。 首先要努力去领悟到底什么是“形式”,什么是“呼吸的实质”。当你呼吸的时候,你并不仅仅是在呼吸空气。科学认为你只是在呼吸空气——氧气、氢气以及其它气体的混合体。他们说你在呼吸“空气!”但坦屈拉说空气只是一种媒介,并不是实质。你在呼吸普拉那(prana)——呼吸生命。空气只是中介;普拉那才是实质。你在呼吸普拉那,并不仅仅是空气。 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第三只眼,你会突然体察到呼吸的实质——不是呼吸,而是呼吸的实质,普拉那。一旦你能体察到呼吸的实质,普拉那,你便登上了一个高度,从那里你可以有一个质的飞跃,你可以有一个突破。 ——摘自《奥修静心》

    相关文章
    心理学常见的166个效应2018-08-30
    心理学是文科还是理科2018-09-28
    心理学专业大学分数线2018-10-24
    我不喜欢我自己 心理学2018-12-12
    自学心理学该看什么书2019-01-14
    如何忘记一个人心理学2019-01-17
    心理学为什么必须研究人的行为2019-01-27
    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2019-02-03
    美国哪个大学心理学好2019-02-03
    心理学问题解决的过程201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