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生活 2019-06-06 01:45:40 1462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 Q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下两句是?提示:小李飞刀?
  • Q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 Q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什么意思
  • Q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 Q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啊?
  • Q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塞了,怎么看开一点?
  • Q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Q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下两句是?提示:小李飞刀?

    心是菩提树,落红化春泥。

    Q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白话文翻译: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此偈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两句均采用了倒装语法结构,可理解为“本无菩提树,亦非明镜台”,《菩提偈》前两句是针对神秀《无相偈》的前两句所作,应联系在一起理解。菩提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觉悟成佛。明镜台:僧人坐禅之处,据《资持记》下二之三:“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

    何处有尘埃:这句是针对无相偈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作,佛性清净,色即是空,所以尘埃也是空。尘埃:佛教认为各种尘埃都是污染人的性情的东西,《净心戒规》云:“云何名尘,沾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

    扩展资料:

    《菩提偈》

    [作者]惠能

    [全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百度百科-菩提偈 (菩提偈)

    Q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什么意思

    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都是虚幻不实的法,但是人们由于人我执与法我执,从而认为自己与一切法都是真实存在的,于是认为烦恼也是真实存在的,好像不断烦恼就没有清净一样。
    佛教的成就者,他们就知道一切法包括烦恼都是虚幻不实的,既然一切法是虚幻的,那么还要执著它们干嘛呢?一切法之所以被我们认为是真的,就是因为我们执著的结果。如果不执著,你就会知道烦恼也是虚幻不实的,怎么能障碍我们本来就是清净的心呢?所以慧能才会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佛教修行并不是要断烦恼,而是要断执著。因为烦恼是执著的产物。

    Q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个是六祖慧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Q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啊?

    单从字面理解是这样的: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这来自一个佛教典故 神秀和慧能原本在同一个寺中修行,后来方丈要选择接替他的人,就把这两个人叫来,让他们各作一首偈子(就是佛教里的诗)。
    神秀做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你所说的正是后来慧能的偈子。显然慧能的领悟比神秀高了一层,因为菩提树和明镜台本身也是凡尘俗物,以此自比说明还没有彻底的超脱,而慧能的偈子可以表现出他对佛角教义更深的领悟。方丈也打算把位置传给慧能。但这个事情后来被神秀知道后就迫害慧能,迫使他逃到南方。于是两个人开创了“南宗”和“北宗”,也就是所谓的“顿宗”(认为顿悟得道)和“渐宗”(认为渐悟得道)从此中国佛教两大派系就产生了。不过从影响来看慧能更深远些。

    Q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塞了,怎么看开一点?

    所谓看破红尘是在红尘网内挣扎的线索

    所谓看破红尘是看不破的委屈

    所谓看破红尘是风雨打湿了脆弱

    所谓看破红尘是被红尘深度迷惑

    所谓看破红尘是躲避红尘而形成的蜗牛的壳

    所谓看破红尘只是我们心有不甘的述说

    所谓看破红尘才惹出了红尘, 活着就是红尘。

    青灯古寺多看破,空留怀恨在心清寂寞

    世上没有红尘,哪里去破红尘,为何要破红尘?

    看破还要说破!想要发现更多精彩,想要看清世界悟透人生,请持续关注《智慧人生》课堂。我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所有文章和《智慧人生》所有的课程、所有文章都是原创。如果你想要深入学习,你可以来到《智慧人生》公益课堂。每周六上午9点准时开课,你可以通过微信预约听课。

    相关文章
    星月菩提108多少钱一串2019-01-17
    金刚菩提子手串一般多少颗2019-03-27
    金刚菩提子怎么刷干净2019-04-13
    白玉菩提开片后会碎吗2019-06-30
    金刚菩提怎么能让他红得快2019-07-02
    烦恼转菩提是什么意思2020-09-09
    西游记菩提老祖是谁2020-11-29
    伪装者明镜打明楼是第几集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