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鸟类有哪些

生活 2019-08-22 11:32:14 223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常见的鸟类有哪些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春天有哪些鸟类?
  • Q2:云南有哪些珍稀的鸟类?
  • Q3:常见的鸟类有哪些?特性和样子是怎么样的?
  • Q1:春天有哪些鸟类?

    春天有鸟类有家燕、啄木鸟、杜鹃、黄莺、喜鹊等。

    雨燕

    雨燕科(学名Apodidae)通称雨燕,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雨燕目中的一个科。雨燕是飞翔速度最快的鸟类,常在空中捕食昆虫,翼长而腿脚弱小。雨燕分布广泛,有些种类在高纬度地区繁殖而到热带地区越冬,是著名的候鸟,有些则是热带地区的留鸟。雨燕科下共有18属84种。

    2.啄木鸟

    啄木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除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天牛幼虫等以外,其凿木的痕迹可作为森林卫生采伐的指示剂。它是常见的留鸟,在我国分布较广的种类有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蝽虫等有害虫,每天能吃掉1500条左右。由于啄木鸟食量大和活动范围广,在13.3公顷的森林中,若有一对啄木鸟栖息,一个冬天就可啄食吉丁虫90%以上。

    3.杜鹃

    大杜鹃(学名:Cuculus canorus bakeri):是普通杜鹃的中国亚种。体长约320毫米,翅长约210毫米。雄鸟上体纯暗灰色;两翅暗褐,翅缘白而杂以褐斑;尾黑,先端缀白;中央尾羽沿着羽干的两侧有白色细点;颏、喉、上胸及头和颈等的两侧均浅灰色,下体余部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鸟上体灰色沾褐,胸呈棕色。又名喀咕、布谷、子规、杜宇、郭公、获谷等。

    栖息于开阔林地,特别在近水的地方。常晨间鸣叫,每分钟24-26次,连续鸣叫半小时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隐伏在树叶间。平时仅听到鸣声,很少见到。飞行急速,循直线前进,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离。取食鳞翅目幼虫、甲虫、蜘蛛、螺类等。食量大,对消除害虫起相当作用。

    分布于中国西部和南部、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

    4.黄莺

    黑枕黄鹂(学名:Oriolus chinensis)为中型雀类。外形大小和金黄鹂相似,体长23-27厘米。通体金黄色,两翅和尾黑色。头枕部有一宽阔的黑色带斑,并向两侧延伸和黑色贯眼纹相连,形成一条围绕头顶的黑带,在金黄色的头部甚为醒目。相似种金黄鹂枕部不为黑色,黑色贯眼纹亦不延伸到枕部,二者分布区亦不同,野外不会混淆。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幼鸟具纵纹。体色艳丽。

    主食昆虫,也吃果实和种子。树栖鸟,极少在地面活动,喜集群,常成对在树丛中穿梭。叫声悦耳。

    5.喜鹊

    喜鹊(学名:Pica pica)是鸟纲鸦科的一种鸟类。共有10个亚种。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留鸟。

    栖息地多样,常出没于人类活动地区,喜欢将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树上。全年大多成对生活,杂食性,在旷野和田间觅食,繁殖期捕食昆虫、蛙类等小型动物,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兼食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每窝产卵5~8枚。卵淡褐色,布褐色、灰褐色斑点。雌鸟孵卵,孵化期18天左右,1个月左右离巢。

    除南美洲、大洋洲与南极洲外,几乎遍布世界各大陆。中国有4个亚种,见于除草原和荒漠地区外的全国各地。喜鹊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自古有画鹊兆喜的风俗。

    扩展资料:

    雨燕的翅膀上有十枚长的初级飞羽和一组短的次级飞羽。狭长的镰刀形翅膀决定了它们的飞行模式,使之可以快速地扇翅飞行,而更重要的是让它们在滑翔时可以节省大量的能量。这种翅膀构造或许也可以用来解释雨燕相对较为缓慢的飞行代谢以及较低的胸-体重比,因为这样的翅膀不需要特别强大的胸肌。因基本生活在空中,雨燕不习惯飞落到地面。事实上,翼长与腿长的高比例决定了它们很难从地面起飞。

    但尽管如此,雨燕小巧的足其实力量惊人,它们锋利的爪能够很好地抓持在垂直面上(接触过雨燕的人会深有体会)。其他的适应性特征还包括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很高,使它们在低氧条件下(即高空中)能够优化氧的输送。此外,这种飞行专家的喙很短,力量相对较弱,但张嘴很大,使雨燕可以在飞行中轻松地捕捉飞虫。

    人们见到的雨燕几乎总是在飞翔,并且似乎飞得很快。其实,它们在觅食时为了看清猎物并在飞行中捕获,不会飞得过快,否则会增加捕食的难度。但在炫耀时,雨燕确实会飞得非常快,而且常常利用风向来迅速地掠过地面(即使它们那时的飞行速度并不突出)。

    目前已证实普通雨燕经常在空中过夜。人们通过从飞机和滑翔机上观察以及用雷达定期跟踪,发现这些鸟在夜晚原本该找个巢栖息的时候却长时间逗留在空中。它们很可能除了繁殖就根本不回陆地,这意味着一些幼鸟从某个夏末开始会飞后直至两年后的夏天才首次着陆在某个潜在的巢址上,这期间它们需要不间断飞行500,000公里!

    大部分雨燕的着色相当暗淡,少数种类的体羽在短期内呈现蓝色、绿色或紫色的彩色光泽。在营巢地,普通雨燕的个体相互之间通过鸣声(尖叫声)而非依靠视觉来辨认,原因很可能是巢址环境太暗的缘故。许多雨燕的尾为叉尾。而针尾型雨燕的尾羽羽干长于羽片从而形成一排“针刺”,这种坚硬的尾羽在雨燕附于垂直表面时可起支撑作用。如烟囱雨燕的名字便是因它们习惯在高高的工业烟囱内繁殖、栖息而得来――这无疑是一种近代才出现的栖息地。

    所有雨燕都专食昆虫和蜘蛛,并主要在空中捕获。人们通过分析它们的胃内成份、排泄物、回吐物、咀嚼物来研究它们的饮食,结果发现,雨燕最主要的猎物是膜翅目的蜜蜂、黄蜂和蚂蚁、双翅目的苍蝇、半翅目的臭虫和鞘翅目的甲虫。

    百度百科-雨燕(雨燕科通称)

    百度百科- 黄莺(动物)

    百度百科-喜鹊(鸟纲动物)

    百度百科-大杜鹃(鸟纲动物)

    百度百科-啄木鸟

    WWW.Yijitao.%COm

    Q2:云南有哪些珍稀的鸟类?

    云南,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物产丰富,植被茂盛,是集旅游,观光,文化一体的著名省份。

    云南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17种):

    黑鹳、黑劲鹤、丹顶鹤、赤劲鹤、金雕、拟兀鹫、胡兀鹫、斑尾榛鸡、雉鹑、红胸角雉、灰腹角雉、白尾梢虹雉、绿尾虹雉、黑颈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我简单介绍两种吧,不然你也不转发,不给赞啊!哈哈

    金雕:特点是头颈上有金色的羽毛。黑眼睛,黄色的腊膜,灰色的喙。黄色的大脚,脚上长满羽毛,爪又大又强健。翼展长度达2.3米,它是象征墨西哥的国鸟。大多生活在欧美地区,在云南也有。


    白尾梢虹雉:栖息在海拔2500米-3400米的杉树苔藓林、杜鹃林和竹林地带,多单独活动。别名雪鹅,一种大型高山雉类,属鸡形目雉科虹雉属。该种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是中国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也是滇西北部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之一。


    绿孔雀:此大熊猫还濒危的绿孔雀,现存数量估计不到500只,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南玉溪是栖息地之一。
    如果喜欢,可以关注哟!

    Q3:常见的鸟类有哪些?特性和样子是怎么样的?

    苍鹰
    别 名 黄鹰、鸡鹰。
    分布很广,除XZ外,其余各地都有分布。
    中型猛禽。全长55厘米左右。上体苍灰色,头顶、枕和头侧黑褐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纹;背棕黑色;肩羽和尾上覆羽有污白色横斑。飞羽及尾羽暗灰褐色,具暗褐色横斑,羽端灰白。下体污白色,胸、腹及覆腿羽均有黑褐色横斑。嘴黑色,基部沾蓝。脚绿黄色,爪黑色。栖息在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的山麓。以啮齿动物、鸟类及其他小型动物为食。在高树上营巢,主要以松树枝搭成较厚的皿形巢。白天觅食。
    特别提示:苍鹰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除非是生存有食物危机,否则不要捕苍鹰。
    TU鹫
    别名座山雕、gou头鹫
    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四川的留鸟;偶见于华北、西南及华南一带。
    大型猛禽,全长约110厘米。体羽主要呈黑褐色。头被以污褐色绒羽;颈裸出,呈铅蓝色;皱领淡褐近白色。飞羽黑褐色,尾羽暗褐色。嘴黑褐色。脚灰色,爪黑色。
    栖息于高山裸岩上,多单独活动,在附近平原、丘陵地带翱翔觅食,发现目标后俯冲抓捕。主要以鸟兽的尸体和其他腐烂动物为食。筑巢于高大乔木上,白天觅食。
    特别提示:TU鹫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除非是生存有食物危机,否则不要捕捉TU鹫。
    苍鹭
    又叫长脖老等
    大型涉禽,体长约75-105cm,长颈、长嘴、长腿,上体浅灰色,头、颈及下体白色,嘴为黄色,腿黄色,脚暗绿色。头部羽毛白色。头顶有两条长若瓣子状的黑色冠羽,头侧及枕部饰羽黑色。颈羽灰白色,前颈具2一3条黑色纵线,下颈有白色矛状羽,体侧有大型黑色块斑。 飞行时黑色的翼明显。苍鹭常栖息于河流、湖泊、池塘、沼泽浅水处,食物以各种小鱼为主。多立于浅水边缘处,有时小群体,有时成对活动,相距一定距离,彼此不干扰,静立水中,注视着水面,俗称“老等”。饱食后缩颈至两肩间,把嘴伸在翼下,单腿或双腿站立,有时长达数小时之久。多晨昏活动,叫声粗而高。白天觅食。
    特别提示:苍鹭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除非是生存有食物危机,否则不要捕苍鹭。
    白鹭
    白鹭分5种
    大白鹭
    大白鹭又名"白庄"、"公子"、"白洼"。
    分布于东北、河北、江苏、云南、广东、海南、台湾等地。
    大白鹭体长约90cm,是白鹭属中体型较大者,夏羽的成鸟全身乳白色;嘴巴黑色;头有短小羽冠;肩及肩间着生成丛的长蓑羽,一直向后伸展,通常超过尾羽尖端10多厘米,有时不超过;蓑羽羽干基部强硬,至羽端渐小,羽支纤细分散;冬羽的成鸟背无蓑羽,头无羽冠,虹膜淡黄色。
    大白鹭是夏季各地常见的鸟类,栖息于河川、海滨、沼泽湿地或水田中。性颇机警,见人即飞去。白天多单独寻觅食物,在食物丰富的区域内,也成小群活动。食物主要是小鱼、虾、及水生昆虫、贝类等。
    中白鹭
    又称白鹭鸶、舂锄。
    分布于我国甘肃、山东、河南、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福建为夏候鸟;云南为留鸟;广东、海南、台湾为冬候鸟。
    中白鹭体长60-70厘米;全身白色,眼先黄色,虹膜淡黄色,脚和址黑色;繁殖羽背部和前颈下部有蓑状饰羽,头后有不甚明显的冠羽,嘴黑色。
    常栖息于稻田、湖泊、沼泽及滩涂。在浙江5月份迁来舟山五峙山岛,8月中、下旬飞离,与黑尾鸥同岛栖住。中白鹭在树上或灌丛上筑巢,巢浅圆盘形,以小树枝交搭而成,巢内充填 软质干枯杂草。以鱼类、蛙及昆虫为食,也食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小白鹭
    体态纤瘦,乳白色。夏羽的成鸟繁殖时枕部着生两条狭长而软的矛状羽,状若双辫;肩和胸着生蓑羽,冬羽时蓑羽常全部脱落,虹膜黄色;脸的裸露部分黄绿色,嘴黑色,嘴裂处及下嘴基部淡角黄色;胫与脚部黑色,趾呈角黄绿色。
    黄嘴白鹭:
    又名塘白鹭、白老等。
    分布于我国东北南部旅顺、鸭绿江,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均为旅鸟或偶见种类。
    黄嘴白鹭体长约体长46~65厘米,体重32~65克。身体纤瘦而修长,嘴、颈、脚均很长。体羽白色,雌雄羽色相似。虹膜淡黄色,腿黑色。幼鸟无细长的饰羽,嘴呈褐色但基部黄色,腿和眼先皮肤呈黄绿色。繁殖季节有细长的饰羽:后头的冠羽长而密,肩羽延伸至尾部但末端平直,下颈饰羽呈长尖形,覆盖胸部;嘴黄色,腿黄色,繁殖脸部裸露皮肤蓝色,虹膜黄褐色,嘴黑色,下基部黄色,脚黄绿至蓝绿色。
    以鱼、虾和蛙等为食,有结群营巢、修建旧巢和与池鹭、夜鹭、牛背鹭混群共域繁殖的习性。
    岩鹭():
    岩鹭分布于海南省白沙和台湾省的恒春半岛、离岛碓岸及澎湖列岛、澎佳屿、绿岛、兰屿,浙江宁波和乐清县,广东上川岛和陆丰等地。
    岩鹭体长55~64厘米。本种可分为黑、白两型。黑型全身呈黑色,头部有羽冠,胸部与背部有细长的白色蓑羽。嘴为黄色,前端为暗褐色。脚为暗绿色。嘴长85~93毫米,翼长274~315毫米,尾长93~121毫米。白型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通体呈白色。
    特别提示:所有白鹭都是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除非是生存有食物危机,否则不要捕捉白鹭。
    白额雁
    白额雁又叫花斑、明斑。
    分布于我国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台湾、山东、湖北、湖南、XZ、新疆等地。
    白额雁体长65—80厘米,体重1700—3579克。虹膜褐色,嘴为肉色或玫瑰肉色,脚为橄榄黄色。较为独特的是在额部和上嘴的基部具有一个白色的宽阔带斑,白斑的后缘为黑色,所以得名白额雁。头顶和后颈呈暗褐色;背部、肩部、腰部均为暗灰褐色,具有淡色的羽缘;尾羽为黑褐色,具有白色的端斑;尾上覆羽白色。颏部为暗褐色,其前端具一个细小的白斑,胸部以下逐渐变谈,腹部为污白色,杂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两胁灰褐色。
    白额雁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觅食多在白天,晚上多在水而上休息。通常天一亮就成群地飞往陆地上的觅食地点,中午回到夜栖的地点休息和喝水,然后再成群地飞到觅食地继续觅食,直到太阳落山才又回到夜里的栖息地。食物在夏季主要为马尾草、棉花草等苔原植物,秋季和冬季则主要以水边植物,如芦苇、散棱草以及其他植物的嫩芽和根、茎等,也吃农作物的幼苗。
    特别提示:白额雁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除非是生存有食物危机,否则不要捕捉白额雁。
    鸿雁
    又名原鹅,大雁。
    夏季分布于内蒙和黑龙江一带,冬季飞至中国东部至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雄鸟体长900毫米以上;雌鸟稍小。嘴黑色,较头部长;头顶白,正中为棕褐色,上体大都灰褐,羽缘较淡直至白色;前颌下部和胸部均肉桂色,向后渐淡至下腹转为纯白;两胁具暗色横斑;尾下覆羽和尾侧覆羽均白。老年雄雁的上嘴基部有疣状突;跗□橙黄色;爪黑。
    栖息于河川、沼泽地带。夜间觅食植物,白天在水中游荡。
    特别提示:鸿雁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除非是生存有食物危机,否则不要捕捉鸿雁。
    豆雁
    又称麦鹅。
    夏季活动于我国东北及内蒙,冬季飞至长江下游,东南沿海省份、海南及台湾。
    体重2600-3400克,体长64-75cm。头、颈棕褐色;肩、背灰褐色;腰黑褐色;尾上部分覆羽白色下体污白色。嘴黑色,先端有一黄斑,脚为橘黄色。飞行中较其他灰色雁类色暗而颈长,虹膜为暗棕色;嘴是橘黄色、黄色及黑色;脚为橘黄色。
    通常多成群活动于河川、湖泊和沼泽,也常到水稻田、沟渠及低洼草滩觅食。每天觅食的往返路线较固定。主要觅吃遗留在田间的马铃薯及谷物,也食野草根茎等。
    特别提示:豆雁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除非是生存有食物危机,否则不要捕捉豆雁。
    野鸭
    分布于我国东北、新疆、甘肃、青海、江苏、浙江等地区。
    野鸭包括多种鸭科鸟类,体型差异较大,通常比家鸭小,脚趾间有蹼、善游水。常见的有绿翅鸭,体长在35厘米以上,为小型野鸭,雄鸟头上和颈部深棕色,从眼前到颈后贯有紫绿色长纹,两肩、下项及胁部灰黑色,缀有白色斑纹,胸部浅灰色,带黑色圆斑,两翅羽毛上,具有闪烁金属光泽的绿色羽毛。绿头鸭也为常见野鸭,体长约60厘米,雄鸟头和颈 绿色,颈下有一白环,翼镜蓝紫色,尾羽大部分白色,仅中央四枚黑色而上卷(雌鸟尾羽不卷),体黄褐色并缀有暗褐色斑点,故又称“大麻鸭”。
    野鸭多群栖湖泊、泽地草丛、海滩或岸边,杂食或主食植物。
    特别提示:野鸭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除非是生存有食物危机,否则不要捕捉野鸭。
    野鸡
    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除XZ和海南,均有不同种类的野鸡,为当地留鸟。
    环颈雉,俗称野鸡,因颈上有白色羽环而得名,雄雉头顶部为绿色,两颊有鲜红色肉冠。颈黑绿色并有一白环,胸紫金色并有光泽,背绿色,翅膀有横条花纹,尾羽细长约450mm左右并有黑色横纹25—30条左右,长像非常美丽,体重约1.2—1.5kg左右。雌雉为土色并有棕色花纹,体重约。8—1.0kg左右,雌雉外观不美。以谷物,草籽、浆果、油菜花、麦苗以及昆虫等物为食,如一雄多雌,雄雉在求偶时占有一定的地盘,雄雉挑战时站立在地平面的高处,如土堆,坟堆顶上。鸣时先拍打双翅,发出“ou—ou”的鸣声。遇有人惊动时很快隐藏在附近的草丛中或者飞逃.飞跑速约为18M/秒,被击断翅膀的野鸡在地上逃跑时也是难以追赶的。在丘陵及山边的草丛、灌木丛中营巢,在隐藏处用爪子掘成一个土坑就是它的窝。每次产卵10枚左右,白黄色橄榄形,平均为45.5×32mm 。环颈雉分布于全国各地,均为当地留鸟。我国共有19个品种,,肉鲜美脂肪很少,是极好食用佳品. 斑鸠
    又名斑佳、锦鸠、鹁鸠、祝鸠。
    广泛分布于全国。
    体长27~35厘米;两翅无金属羽色,第2和第3枚飞羽最长;脚短而强壮,跗跖较中趾为长。
    山斑鸠在中国为常见种。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 ,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 ;下体为红褐色 。雌雄羽色相似。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秋冬季节迁至平原,常与珠颈斑鸠结群栖息。飞行似鸽,常滑翔。鸣声单调低沉。
    警惕性甚高。觅食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巢筑在树上,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树枝搭成,结构简单。
    特别提示:斑鸠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除非是生存有食物危机,否则不要捕捉斑鸠。
    野鸽子
    又称岩鸽、山石鸽、横纹尾石鸽。
    广泛分布于我国北部及西部,另一个亚种分布于XZ等地。
    野鸽子体长30-35厘米,体重250-290克。喙呈黑色,头、颈和上胸部为石板灰蓝色,颈与上胸均具金属铜绿光泽,在胸部还点缀着紫红色闪光,胸部以下呈灰蓝色,至腹部渐转为白色,背部及两肩呈浅石板灰色,腰部纯白色。双翼具两道不完全的黑色横斑纹。雌雄鸟羽色基本相同,但雌性毛色较暗,颈与胸部的光泽也有如雄鸟鲜艳。
    平时集大群栖于山岩间,常飞抵山谷以及附近田野间觅食各种果实、种子和谷物等。鸣叫声相同。飞得很快,喜欢在地面上奔跑。巢大多营于山上岩隙间。
    特别提示:野鸽子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除非是生存有食物危机,否则不要捕捉野鸽子。
    大山雀
    又名白脸山雀、吇吇黑、子归鸟(不是指杜鹃的子规)、吱啵。
    大山雀其实比麻雀还要小,体长12厘米左右,头顶呈辉蓝黑色,颊白色。上背黄绿色,下背、两肩及尾部上覆羽均为灰蓝色,背上后颈的黑色间隔以白色狭长横带。中央一对尾羽深蓝色,羽干为黑色,其余尾羽蓝黑色,飞羽黑褐色。颊、喉及前胸为金属光泽的黑色,腹部白色且贯通黑色纵带,由前胸向后,接于尾下覆羽。雌鸟此纵纹较淡,易辨认。眼褐色,嘴和脚均为黑色。
    特别提示:大山雀是农林益鸟,更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除非生存有食物危机,否则不要捕捉大山雀!
    麻雀
    又名家雀、琉麻雀。
    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
    一般麻雀体长为14厘米左右,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喙黑色,呈圆锥状;跗跖为浅褐色;头、颈处栗色较深,背部栗色较浅,饰以黑色条纹。脸颊部左右各一块黑色大斑,这是麻雀最易辨认的特征之一,肩羽有两条白色的带状纹。尾呈小叉状,浅褐色。幼鸟喉部为灰色,随着鸟龄的增大此处颜色会越来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鸟雌雄极不易辨认,成鸟则可通过肩羽来加以辨别,雄鸟此处为褐红,雌鸟则为橄榄褐色。

    相关文章
    怎样保护我们的鸟类朋友2020-03-06
    鸟类都有什么鸟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