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出自

生活 2019-10-21 04:44:13 3837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千里送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出自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 Q2: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也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征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Q3:“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选自哪首诗?这首
  • Q4:请问“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作者是谁?
  • Q1:“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员,张廷玉之父,六尺巷典故主角。张英于康熙六年中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四十七年卒,谥文端。雍正年间,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乾隆年间,加赠太傅。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最后这里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六尺巷”由此而来。这条巷子现存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城内,作为中国文 化的遗产,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在我们古代已经提倡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是很多,尤其对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人来说更是这样。张英在涉及自己家人切身利益的时候,没有利用手中权势压服对方。而是以高远的眼光,开阔的心态劝说家人退让为先。
    这种看似违背常态的观念蕴含着更高的智慧,更远的眼光。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欲横流、钱、权当头的今天,提倡这种美德,似乎更为必要。
    “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是因为人们敬佩张英的胸襟气度。它让后人懂得了谦让不仅是美德,更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关系着我们自身的幸福。

    Q2: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也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征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六尺巷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京城做大官,被人称为”张宰相”。张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那里有一个姓叶的大户与张家的府邸为邻。那年,张家重新扩建府邸,院墙盖到了叶家的地界。叶嘉明知道是张家仗势欺人,但祖上传下的宅邸也不愿相让,于是和张家争执,并表示“宁可家破人亡,也寸土不让”。双方相持不下,冲突在所难免。张英的夫人在族人的催促下给丈夫写信,希望张英干预此事。张英接到夫人的信后,对家人仗势他的权势欺压乡里很不满,于是作诗一首带给夫人,诗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夫人见诗后,很不理解张英的做法,反复吟诵,才理解丈夫的用意,于是让家人主动后退三尺筑墙。叶家得知后,被张英宽厚礼让行为感动,也将自家的宅院主动后退了三尺。这样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后来,这件事被广为传颂,还有一句顺口溜: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张英(1637~1708)清朝大臣,字敦复,今桐城市人,康熙进士,十六年设南书房,他首中选入,二十八年擢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三十八年迁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祖孙三代”为相,成为中国历史的美谈.

    Q3:“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选自哪首诗?这首

    关于六尺巷的清朝康熙大学士张英千里送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WWW.yIJit#ao.COm

    Q4:请问“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作者是谁?

    郑板桥的弟弟为了盖房子与邻居争地,彼此互不退让,郑板桥回信时做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相关文章
    sp影视剧261出自哪剖电影2019-04-27
    孔乙己出自哪个作品2019-06-09
    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相离出自2019-08-04
    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出自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