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推荐 教育 2019-11-15 11:47:44 2054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高中语文教学: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及作文课怎么上
  • Q2: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 Q3:浅谈高中语文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
  • Q4:如何创建多样化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实践
  • Q1:高中语文教学: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及作文课怎么上

    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而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读和写。所以,解决了读和写的问题,就提高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也就是学好语文了。 读,即阅读和理解;写,指书写和作文。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件事了。读,可以培养语感。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语感。“这个语段中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是用那一个”,“这个句子为什么是一个病句”,很多时候,我们无须去问“为什么”...作为老师,我们有同样的感觉。交流是一种福

    Q2: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启与发中把握学习的重点,达到教学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启发式教学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要求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那么,如何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呢?
    一、钻研教材,寻找教学的突破口
    有的教师把启发式教学单纯地理解为采用提问的方式灌输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发挥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所学的知识。这主要是教师忽视了教材的钻研、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这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要求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将教学任务转化成若干知识点,并辅之以恰当、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想几个问题来提醒学生注意。例如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学,要侧重其特点和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教学,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而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好动、爱争辩的特点,设计一些争论性的问题,在议论中把握文章的要求,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讨论逐渐深入,最终形成了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学《失街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街亭失守是马稷之过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课堂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另外,教师还可采取情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设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自己能做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情,然后说出来或写出来,再与课文相对照,体会文章的特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学生揣摩课文以后,教师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难点、重点问题。
    二、精心构思,设计恰当问题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因其教学思想在不断变化、丰富,启发式教学也是如此。如:提问—回答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班级、年龄,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设计的问题应是具有提示性、隐蔽性、可创造性大的,而答案也不需要统一。所谓提示性,是教师的提问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观的特点;问题的隐蔽性,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得出答案;问题的答案要具有可创造性,能启迪创造思维,使学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新的视点。
    三、开拓思路,辅助多种教学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给学生设计和提出问题,还应辅之以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在教《阿Q正传》时,教师可让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上《〈呐喊〉自序》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因特网上查阅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上《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让学生编演其中的一些片断。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启发式教学的过程是逐渐深入的,有如剥笋般将文章的内涵、事物蕴含的道理呈现在学生面前。它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种从现象剖析本质的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实现有效自学,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自读篇目,这是学生运用启发式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实验田”。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应当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取得实效。

    Q3:浅谈高中语文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

    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Q4:如何创建多样化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实践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是教学和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将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一、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应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能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为此,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是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根本任务。树立高度的学习责任心是自觉学习的前提。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效学习,而最能潜移默化的养成学生的这种责任意识的莫过于语文的高效课堂了。
    2、学生会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核心,它对区别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学习。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极为重要的一种品质。
    3、学生能合作学习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体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在交往中合作学习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人成长的一切方面,获得人的本质。“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厚积。”学生通过交往学习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
    4、学生会探究学习
    《语文现代教育》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也就只能是表面和形式的。所以新课改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对问题的探究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5、学生发展突出个性
    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他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会有差异。二、要做到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我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行为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填鸭式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要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1)、教学中要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走出来,打破定势思维,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巧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巧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发散思维中培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但在巧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教学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4、在教学评价中增加对学生创新比重评价
    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式学习方法,就是要在教学评价中,突出学生探究式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这种学生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三、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按“三维目标”优化课题教学课程。
    1、用预设打造精彩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要给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关注“生本”的今天,教师更应该注重动态的预设、弹性的预设、有留白的预设,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到处充满精彩。在预设时,要注重学生的现状和发展。
    2、巧设课堂提问。教师提要遵循循循善诱、层层设疑、步步为营、节节出新的步奏。注意深浅、范围、难易。避免“对不对” “是不是” “好不好”等浅表性、形势性提问。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语文课既是语言训练课,更是思维训练课,亚里斯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设问便成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但在现实生活之中,老师的提问常常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问得太多,易获“满堂问”之名,追得太紧更有“严刑逼供”之罪,不问便陷入永不超生的填鸭式。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不能沿着自己心中的答案去设计问题,而应是转换一下角色,想想自己拿到这个问题可能会怎么回答,根据自己答问过程中的“障碍”来调整问法,几番调整后再把问题拿给学生。我们应该在意教学中每一个设问的细节,在意每一个设问的用词,在意学生每一次答问的表现,做到精心设问,让学生由沉默走向思考,走向表达。问题应问在意外处,让学生在惊疑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应问在关键处,让学生有据可查;应问在延伸处,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另外,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不悱不启,不愤不发,课堂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意识。
    3、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思维是精神思想的火把,而精神思想要靠思维去点燃,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注意用思维去垂钓思想精神。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把眼光盯在学生的智慧生命上,而忽略学生的情感生命,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通过渗透在文本中的情感精神来浸润学生,使学生能真诚地去热爱人类,拥抱自然,善待他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
    4、注意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活力所在,课堂教学生成越精彩灵动,就越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激情,就越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鲜活的有用知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需要教师的深厚学养,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刻领悟,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洞悉观察,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情景的审视判断,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多积累,多反思,多总结,要求我们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以上做法,并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
    1、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我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教学课文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其它同学们早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我乘势上课——学生搭台,老师唱戏。
    (2)、上新课前,我会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教学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3)、把提问权交给学生,开启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2、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我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我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方式。最后,学生还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我写教案。无比的激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上课的学生全力以赴,因此,当他们走上讲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一节课下来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锻炼他们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在乐学中提升能力。五、新课改调动了教师积极性,但理解的偏颇不免会带来些见解的偏差
    1、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
    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课堂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不仅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2、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
    在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在实际教学中, 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大力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3、语文课堂上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诵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过去有一段时间将背诵阅读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所抛出。学生根本就没有读书背书之实,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用大胆的读背,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培养语感。

    相关文章
    高中新生报到要带什么2018-09-07
    上高中没有学籍怎么办2018-09-09
    为什么感觉大学舍友没有高中的好2018-11-05
    高中英语买什么辅导书2019-01-16
    高中生怎么提高注意力2019-01-18
    高中如何选择大学专业2019-01-20
    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反思2019-01-21
    如何学好数学高中小论文2019-01-21
    高中的数学要怎么学才学得好2019-01-21
    怎样快速学好高中物理201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