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语乐坛没落了

生活 2019-09-10 06:58:26 3092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为什么华语乐坛没落了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为什么这些年华语乐坛走向衰落?
  • Q2:为什么近些年华语乐坛走向衰落
  • Q3:为什么现在华语乐坛越来越没落,感觉好听的
  • Q1:为什么这些年华语乐坛走向衰落?

    这个问题...挺大的,和我在回答中经常提到的“华语乐坛实体唱片业大崩溃”有关。我结合一些资料和个人作为音乐爱好者的见闻,尽量把回答说全。

    我对华语乐坛的关注时间其实很短,大概就2000年至2003年那段时间,而且仅限于国语歌曲,不过那段时间的确收集了不少磁带,也算捉住了华语乐坛最后的尾巴了吧――能亲眼目睹孙燕姿、周杰伦等最后一批天王天后的崛起,也算心中无憾了TT...之后,便是“华语乐坛实体唱片业大崩溃”。那么这个时间、这个崩溃的“节点”是哪一年?

    是2004年,那一年出现了以《老鼠爱大米》为代表的一大批“网络歌曲”,还有《猪》、《两只蝴蝶》等等等等.....与之相伴的――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是彩铃sp业务。《彭博商业周刊》的《听说音乐复活了》一文中写道:“它(指《老鼠爱大米》)脱离传统音乐制作和发行渠道,单月彩铃下载量达600万次,超过朴树和刀郎全年专辑销量的总和。”――朴树的《生如夏花》销量100万张,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销量400万张,这样的销售成绩放在现在也是无法想象的。自2004年至2013年整整十年,被音乐从业者视为“黑暗十年”。哦对了,即使到现在,凤凰传奇的走红依然是“单曲彩铃”模式:如果你问我凤凰传奇出过哪些专辑,我只能张口结舌;但若问有哪些大热单曲,中国人一定随口就来...悄悄说一句,我爹的彩铃就是《月亮之上》和《荷塘月色》,配爱疯哦~~~不过最近铃声改韩磊版的《鸿雁》了...

    网络对音乐产业的冲击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没人买CD了,物质载体变成mp3。太合麦田唱片的宋柯说过“唱片已死”,这也和我的观感一致。2004年,我入手了人生中第一个mp3:三星yepp yp-55v,圆圆滚滚如潜水艇状。此后虽然还买些CD拷入mp3中,但下载已成为接触音乐的主要手段。家乡中那些熟悉的音像店,要么关门要么转型要么从市中心搬到僻静角落。CD成为收藏品,脱离了原本用于传播音乐的功能。

    既然没人买CD,唱片公司就赚不到钱。已成名的天王天后还能利用原有影响力吸收粉丝的钱,苦的是新人,永远出不了头。唱片公司不愿再赔钱推出新人。回想一下,2004年至今,脱离选秀平台,仅靠老老实实发唱片而成名的新人有多少?好吧,我对华语乐坛久不关注,勉强只能说出苏打绿的名字。请注意,陈老师、五月天、信乐团都在2004年前出道,只是有的是在2004年以后成名,这不算新人。田馥甄的单飞有组合的人气继承,也不算新人。粤语地区的话,谢安琪算吗?我对粤语乐坛不太了解。邓紫棋的走红依托于电视节目秀。而且这些2004年后出道的新人,人气能和2000年那拨出道的比吗?我很怀疑...

    由于“单曲彩铃”业务的走俏,也就没人认认真真制作CD,反而去捣鼓网络红曲,于是如你所见,神马《求佛》啊《那一夜》啊《香水》啊《小白脸》啊之类稀奇古怪的歌曲就冒出来了。曾经,“彩铃”是很多独立音乐人(究竟这算不算音乐人呢?)的获利途径,一首能广泛传播的“网络歌曲”能获利数万乃至数十万之多。我不能义愤填膺的指责他们“搞坏了大环境”,因为“大环境”已经“那样”了。

    由此又引发对音乐节目的连锁反应。在2000年左右,家乡电视台引进了一档香港音乐节目《超级乐坛全接触》,不知各位是否有印象,我当年可是忠实观众啊。很多令我“看完爱慕微后冲出去买磁带”的歌曲即由这档节目获知。我第一次知晓周董大名,是他的《星晴》在节目上打榜,不过令我冲出去买磁带的是《龙卷风》。还有孙燕姿的《天黑黑》、达达乐队的《节日快乐》...对我影响颇深的日本乐队Dragon Ash,也是通过《超级乐坛全接触》的节目播放其爱慕微得以接触。而如今,没有新专辑,没有新人,没有打榜,这些音乐节目(包括电台/电视台)如何生存?

    再后来,连天王天后都卖不动唱片了。怎么办?开演唱会。唱片公司转型成演艺经纪公司。于是你看到天王天后们开了一圈圈全国n个城市巡回演唱会,这下彻底的没有新专辑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在今天选秀节目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大家还在一遍遍唱十几年前的老歌。去年《我是歌手》第一季沙宝亮唱了《鸿雁》,今年韩磊大叔又唱了一遍...汪峰老师的歌都被唱了好几遍了喂??说到汪峰老师,虽然大家总是黑他,但我不得不为他说句好话:2004年后他一直在坚持推出专辑,特别是离开华纳唱片后,他还推出了《怒放的生命》、《笑着哭》、《信仰在风中飘》、《生无所求》、《生来彷徨》,而且动辄是双专辑。别的不说,他的歌曲真的丰富了选秀节目贫瘠的歌曲库啊!!

    互联网摧毁了传统的大唱片公司的垄断地位。当年EMI和华纳明争暗斗,大家还有印象吧?尤其是华纳,建立的“天后宫”为人津津乐道。而且华纳对内地歌手的提拨颇有作用:朴树、达达、汪峰、那英...但是实体唱片业崩溃后,大唱片公司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华纳、百代、新力近几年在华语乐坛几无作为。

    我一直认为,华语乐坛的衰落是大环境的作用,而非自身实力不济。目前大环境已有改善的苗头。你知道,美国实体唱片业同样经受了互联网的冲击,但相较天朝,音乐人还能出专辑、赚到钱。原因有很多,比如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Napster当年给告到倾家荡产,颇有杀一儆百的作用),完善的演出市场,以及尽快适应互联网。iTunes早年是一个在线音乐销售平台,苹果利用此占得先机,虽然大唱片公司对苹果这种虎口夺食的行为很不满,但也无可奈何。现在音乐在线播放市场又蓬勃发展。

    如果说早年超女、快男之类电视选秀节目聚焦于“明星”,即将初期的人气宣传积累工作放到电视节目中完成,那么现在互联网的作用则在于“作品”。《中国好歌曲》是公开宣称要挖掘好作品的节目。其它渠道没那么高调,但也在作同样的事:豆瓣、虾米、乐童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让独立音乐人发声。互联网的一大作用是提供平台,将大而全的音乐市场化整为零,为独立音乐人提供机会。比如一直独立运营的左小祖咒和逼哥李志。李志对版权有极高的重视,当年在微博上对盗版宣战,所以仅能在网易云音乐上在线听到他的歌。而且,他真的赚到钱了!

    我说过,互联网摧毁了实体唱片业,而且由于天朝音乐市场的天生缺陷,实体唱片业的崩溃影响到音乐作品质量。但是听众有音乐需求,音乐人有创作欲望,中间缺乏的仅是一座“桥梁”,互联网即提供了这个桥梁。想到此,我们应该乐观些。

    Q2:为什么近些年华语乐坛走向衰落

    你说的太片面了,现在内地的选秀层出不穷,有了收视率,自然有了票房,有了票房就有人给发专辑,有多少歌手,台湾香港就更不用说了,歌手太多了,而曲风也是不少,公司们更是想出各种方法,其实音乐是在进步的,现在的音乐真的太多了,只是没有那么突出厉害的了,现在JAY的曲风已经没有那么强悍了,唱片市场萧条也是正常的,听歌的渠道多了,象在电视上,电脑上,MP3,MP4,手机等等,有这么多快捷的方法,买唱片的自然少了,再加上盗版商的泛滥,当然了也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关,听音乐应该算是精神消费,个人认为只有物质消费被满足后才会精神消费。总之我想说的是音乐一直在进步,但科技也在进步,只是唱片市场萧条罢了,华语歌坛并没有衰落。

    Q3:为什么现在华语乐坛越来越没落,感觉好听的

    大家都想一夜成名,不想专心去创作歌曲

    相关文章
    华语乐坛最好听的经典歌曲2019-04-29
    华语电影票房排行榜2019-05-10
    华语谁的演唱会最火爆2019-06-15
    有哪些经典的华语电影2019-08-07
    香港乐坛谁地位最高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