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如何发展普惠金融

财经 2019-08-03 22:49:46 568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银行如何发展普惠金融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大型商业银行如何参与普惠金融构建
  • Q2:银行业要如何填补普惠金融空白?
  • Q3: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智慧银行应当如何做
  • Q4:如何通过互联网金融发展我国的普惠金融(格莱珉银行)?
  • Q1:大型商业银行如何参与普惠金融构建

    对于很多大型商业银行而言,支持农村与农业发展仍属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它们将支持农村微型客户作为一项能够为金融机构带来社会认同度与美誉的义务性行为,但并不将其视为能为金融机构带来盈利机会并实现财务可持续的商业性行为。
    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以及规模匹配理论,为大型商业银行能否为农业与农村的微型客户提供金融支持提供了传统的经典答案。这些理论一致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在服务农业与农村的微型客户方面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型商业银行在搜寻与处理微型客户信息方面不具备优势,它们甄别微型客户信用并防范风险的交易成本较高。因此这些理论认为,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大型商业银行天然不具备为微型客户服务的能力。
    但问题在于,大型商业银行难道不能为农村与农业领域的微型客户服务吗?全球已有若干成功案例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其中的关键在于机制、体制的创新。通过系统的产品创新、机制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型商业银行不仅可以为农村与农业领域的微型客户服务,而且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有效控制风险,并从农村与农业领域获得较为丰厚的商业回报。
    笔者最近的研究试图对传统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与规模匹配理论提供补充性的解释框架,这一解释框架概括来说,就是优势匹配与要素对接理论。
    所谓优势匹配理论,即每一个商业银行因其发展历史、规模、人才结构、内部治理等原因而具备不同的优势,每一家商业银行在选择服务对象时均须考虑其各自的比较优势,按其比较优势确定自己战略定位、服务产业的结构以及服务客户的结构。
    所谓要素对接或要素整合的理论,是指每一家商业银行在服务微型客户时均应从整个金融体系的客观视角去考察,以期实现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市场主体的要素对接。要素对接与要素整合理论的意义在于,要从整个金融体系甚至从整个经济系统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此则商业银行服务微型客户的所有机制障碍与瓶颈均可能得到缓解。而要素对接与要素整合的全部目的,在于降低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微型客户的信息搜寻成本、信用甄别成本,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客户道德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
    因此,若从单个商业银行来看,则很多障碍与瓶颈均将极大提升其服务微型客户的成本,导致其服务微型客户的意愿与绩效均极低;但从金融体系以至其他市场主体的系统视角来看,假若商业银行与保险机构、微型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农村合作组织进行有效的要素整合,则其服务于微型客户的绩效与意愿就会大为提高。
    因此,从宏观决策的角度来说,重点在于为商业银行服务微型客户提供机制支持,要从“大金融”的视角来看问题,所谓“功夫在诗外”。笔者从优势匹配与要素对接理论出发,以大量田野调查与实证研究证明,大型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在于支持产业化农村市场主体,并以此为契机,引领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与结构提升;同时大型商业银行应通过机制创新、产品创新与体制创新,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的有效对接,降低其运营成本与风险。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尝试与探索仍具有试错的性质,在不同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下,商业银行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需制宜,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探索属于自己的服务农村与农业微型客户之路。特别应该强调指出的是,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市场体系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商业银行能否为农村与农业微型客户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当然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运营能力,但另一方面也在极大程度上受制于整个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以及市场机制的完善性与有效性,其中也包括政府的有效运作。
    无论抵押担保机制创新,还是农业保险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无论是农民合作组织的发育,还是现代农业企业的成长;无论是信用产品提供商的有效运作,还是整个社会征信体系的完善;无论是政府行政管理与协调服务能力的塑造,还是司法体系的有效性与公正性的提升,乃至土地制度变迁、产权保护的严格执行等,都会对商业银行服务农村与农业微型客户的方式与绩效造成极大影响。因此,笔者提出的优势匹配与要素对接理论,不仅考虑到商业银行自身的比较优势与禀赋特征,而且更要考虑到整个市场体系中的要素整合。
    大型商业银行在构建现代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但它只是现代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中的一个要素。构建现代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必须既要有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又要有扎实的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多元化(包含多种产权主体)、多层次(包括大、中、小、微各层次金融机构)、多市场主体(包括信贷市场、保险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资本市场等)、广覆盖(能惠及最广大地区、最广大人群,尤其是边远地区、弱势群体)、可持续(实现财务可持续)。
    要建立这样一个现代农村普惠金融体系,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也需要有相当的耐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构建现代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可谓任重道远,这必将是一个极需要智慧、极需要耐心,也极需要胆魄的系统性的制度创新过程。(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Q2:银行业要如何填补普惠金融空白?

    第一要跟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利用大数据做普惠金融。

    第二要解放流程,不要把借贷搞的那么复杂,提高客户体验。

    第三信用卡更人性化的一点,特别是什么固定电话?还必填项,真的无语了,现在基本上都没有固定座机。

    第四放开大力推进虚拟信用卡。

    Q3: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智慧银行应当如何做

    要做“合适”的普惠金融,把科技跟业务深度融合,“走出去,想办法找场景竭尽一切能力去接近你的客户;收回来,在数据基础上深度积累和内敛,形成自己业务特色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厚积薄发迎接新的时代”。

    Q4:如何通过互联网金融发展我国的普惠金融(格莱珉银行)?

    先了解一下格莱珉银行。中文译为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孟加拉语称为格莱珉银行,其普惠金融模式在国际上被许多国家认可,是专门为低收入者、妇女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

    其主要特点为:瞄准最贫困的农户,并以贫困家庭中的妇女作为主要目标客户;提供小额短期贷款,按周期还款,整贷零还;无须抵押和担保人,以5人小组联保代替担保,相互监督,形成内部约束机制;按照贷款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小组基金和强制储蓄作为风险基金;执行小组会议和中心会议制度,检查项目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办理放款、还款、存款手续,同时还交流致富信息,传播科技知识,提高贷款人的经营和发展能力。

    再看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定位:主要在“小微”层面,具有“海量交易笔数,小微单笔金额”的特征,这种小额、快捷、便利的特征,具备普惠金融的某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包容性增长的功能。如:金融服务提供者可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信用状况并迅速发放网络小额信用贷款,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民众投资和贷款需求。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普惠金融向好。国家层面鼓励各地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通过财政补贴、降低电信资费等方式扶持偏远、特困地区的支付服务网络建设;扩充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降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征信成本;鼓励银行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面向农村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金融服务。

    喜欢的朋友 请点击关注收藏评论或转发!

    WwW.YiJIt☆Ao.com

    相关文章
    银行承兑汇票备款2018-08-27
    世界上最贫穷的银行是什么2018-08-28
    如果欠银行钱的人死了怎么办2018-08-31
    买房贷款银行流水不够怎么办2018-09-12
    如果欠银行几百万无力偿还怎么办2018-09-28
    五百万存银行一年多少利息2018-09-29
    一百万存银行一年利息是多少2018-10-13
    2018年存定期哪个银行利息高2018-10-17
    个人银行账户进账多少会被监控2018-10-17
    硬币可以拿去银行换纸币吗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