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育 2019-02-04 13:17:32 1475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 Q2: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
  • Q3:小学数学如何解决教学设计书写的实用性问题
  • Q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学会加减学乘除,学会乘除学混合,学完混合学公式,学完公式,学。。。。。Www.;yIjITaO.COm

    Q2: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创造思维的源泉。《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能使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这是发展思维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1、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正弦和余弦”概念教学时,设计如下两个问题:
    ①Rt△ABC中,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另一直角边?
    ②在Rt△ABC中,已知∠A和斜边AB,怎样求∠A的对边BC?
    问题①学生自然会想到勾股定理,而问题②利用勾股定理则无法解决,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呢?学生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便会油然而生,产生学习兴趣。
    2、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常见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如在学习“统计初步”时,设计以下例子:
    孙老师为了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取一人参加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跳10次,成绩如下表:
    甲:5.7 5.8 5.6 5.8 5.6 5.5 5.9 6.0 5.7 5.4、乙:5.9 5.5 5.7 5.8 5.7 5.6 5.8 5.6 5.7 5.7、怎样比较两人的成绩高低,选谁参加比赛?孙老师经过科学的数据处理,选出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是怎样计算的呢?学生此时思维活跃起来,对探求新知识兴趣昂然,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认识。
    3、利用动手实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这样设置问题:
    ①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剪下∠A、∠B和∠C拼在一起,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
    ②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
    ③在拼图中,你受到哪些启发?(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
    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A+∠B+∠C=180º ,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亲历数学建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讲勾股数时,教师出示这样几组勾股数,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勾股数的特征:3,4,5;5,12,13;7,24,25;9,40,41……
    学生们起初只注意到:每组勾股数的前一个数都是奇数,后两个数是一奇一偶,之后陷入僵局。教师启发道:一奇一偶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发现是连续数。忽然一名学生发现后两数之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两个数的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个完全平方数就是前一个数的平方……”这样,在思考、观察中发现规律,灵感一触即发。学生们找到了勾股数的特征:即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分成两个连续的自然数,此奇数与这两个连续自然数成勾股数。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和思维。

    Q3:小学数学如何解决教学设计书写的实用性问题

    教学设计与案例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3、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四个维度。 4、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5、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席地式、双翼式:半圆式、秧田式、小组合作式 等。 6、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 7、教学模式指的是 .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8、“最近发展区”是指 儿童的智力第二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 9、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0、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的发展 。 11、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 文字式 、表格式、程序式三大类。 教学方法是 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 任务的方法的总称学 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13、练习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 14、 “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 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规律。 15、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18、谈话法是指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 21、编写教学设计要体现哪些特性?P15 (1)科学性; (2)针对性; (3)实用性; (4)主体性; (5)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22、举例说明“尝试教学法”的步骤。P24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进一步是提出问题。出示的尝试题一般要同课本中的例题相仿,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去解决尝试题。例如,课本例题:一个商店运进 4 箱热水瓶,每箱是 12 个。每个热水器 6 元,一共可以卖给多少元?尝试题:文具店有 20 盒乒乓球,每盒 6 个。每个乒乓球卖 2 角,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新课伊始,教师宣布课题时,一定要明确指出:这堂课学什么内容,要求是什么,然后再出示尝试题。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提出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老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目?”“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当大部分学生摇头时,转入第二步。第二步:自学课本。阅读课本前,教师可提一些引导性的思考题。例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可提: ① 分母不同怎么办? ② 为什么要通分?当大部分学生自学了课本找到了解决尝试题的办法时,转入第三步。第三步:尝试练习。第四步:学生讨论。即讨论解题策略。第五步:教师讲解归纳 。23、简述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P49 (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 (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 (5)撰写教学案例。 24、难点的形成一般有几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怎样的策略?P29 25、举一个例子说明尝试教学法的步骤。(同第22题) 26、强调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原因有哪些?P49(新课程教学设计)红色封面 27、与新课程的要求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模式,需要体现哪些特征?P27(同上) 一是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二是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三是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 四是加强学习者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 28、简述自主活动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P28—29 自主发展,构建动场角色确认,自主探究活动构建,自主评价自主反思,活动延伸29、简述练习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P29 ① 基本训练 。以训练学生的口算技能、公式记忆、数量关系的理解等为主。② 宣布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明确地宣布本课练习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③ 检查复习新授课的知识。一般采用板演练习,能及时发现问题,信息得到反馈,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调控。④ 课堂练习。这是练习课的主要部分,一般设计专项练习、针对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等几个层次的练习。⑤ 作业评价。 包括练习评价,贯穿在每个层次的练习中。30、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比,它更强调的方面有哪些? 探究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与接受学习相比,它更强调的是:①参与和过程;②平等与合作;③鼓励创新 。 31、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P41 1 、组织形式不到位2 、合作程度不到位3 、评价机制不到位32、复习课设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P31 ① 同一材料合理地用不同形式呈现,用不同例子讲解,以使学生产生新异感,并有利于学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仔细研究某一现象,便于全面理解。② 复习不是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练习应练在重难点之处,练在学生掌握薄弱、疑惑之处。③ 复习不是原地踏步,作同一水平的循环,而应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形成网络,使学生产生新的认识与理解。④ 练习要体现“广度”、“坡度”、“深度”,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思维训练中;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练习应引申,深化综合贯通,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迁移能力。33、简述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要素。P35(红色) 问题生成主动探究成果交流、反馈延伸 34、简述活动建构教学策略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1 )师生角色的再定位 ( 2 )要注意开放、民主、实效的体现 ( 3 )问题要具有思考性、趣味性、生活性 35、情境体验具有哪些特征?P92(红) 一是强调以“情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情境功能最突出的一点即引导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二是强调以“情感”作为起点。情感因素是情境体验的首要因素。三是强调对师生生命性的关照。“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强调师生生命性的关照。四是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与构建。五是强调教与学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 四、论述题 1、学生自主学习要不要教师?如果要请说明理由以及指出教师应做些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当然要教师引导和参与了。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它提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自主学习最大的特征就是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体现在学生主体上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在参与意向方面,学习者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度;二是在学习策略方面,学习者拥有积极的心态和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的思考策略,乐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三是在情感的投入方面,学习者的学习驱动力来源于自身,并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是在自我调节方面,学习者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认知活动中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的变化。目前 ,有些教师有个错误的认识,即只要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应该认识到,让学生能够探索、学会探索,才是自主学习的本意。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主活动的核心因素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则应从四个方面来实施,即:一是兴趣的引领;二是目标的导向;三是评价的激励;四是竞争的促动。 其次,要注意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2、教师为什么要写教学反思?P50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意义是什么? 3、如何做到小组合作追求实效,防止流于形式?P42 什么是小组合作. 现流行小组合作的现状 策略 4、论述“探究”与“讲授”。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什么是讲授?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困惑,想要明白而弄不明白,想说又说不清楚的时候,教师以自己的见解、体验、积累去开导、启发、点拨,这就是讲授。 我们的课堂既需要学生的探究活动,也需要教师的讲授,我们要针对教学的对象(学生的水平、学习材料的情况)来决定是设计探究活动,还是讲授活动。当然,很多时候探究和讲授的相互渗透的,在探究活动中需要教师的讲授,要有效探究活动也需要教师的讲授;同样,教师的讲授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能独立探究的能力。 5、教师应如何看待教材?P9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是一个引子,或者是一个案例,而不是课程的全部。 教师应把教材作为样板 教师应把数学思想作为主线 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内容重组教材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经验重组教材 6、新课改要不要教学模式?为什么?P25—28(红) 从本质上来讲,教学模式应看做是实施教学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而作为一整套“方法论体系”,在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中,就应当包含着理念基础、教学目标和原则、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技能、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若干内容。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才构成为一定的教学模式。它既是相对稳定的,但同时又呈现着动态开放的特征。与新课程的要求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模式,需要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二是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三是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四是加强学习者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变革中的几种新的教学模式(一)以自主活动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二)以问题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7、新课程为什么要提倡合作学习?P38—39 (1)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2)开展合作学习的优势: 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有利鱼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品质; 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8、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P81(红) 一是应当明确、具体可感;二是应当具有思考价值;三是要关注多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四是问题要具有情境功能。9、你认为写教学反思时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P50所谓教学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他人)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他人)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2)反思什么P51 (3)如何反思P53、
    10、你认为问题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P88—89(红) 要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向学生提供成功体验,正确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五、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 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r=d/2。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 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 ……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 思考题: (1)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2)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 (3)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教法。预测两教法的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P25 两个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特征及联系 B教师设计,是学生不断激活“内存”的过程。建构主义是非常强调个体的经验的,个体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展开的,让学生充分调集和展示经验,是师生高效对话的前提。我们不仅要充分承认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已经有了哪些颜色。 很明显,第二位老师已经为学生创设了一次成功的数学活动,我们可以预测这样的活动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这种魅力,一方面是因为它承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学生感受到数学很简单、很日常、很好玩,有信心,有兴趣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多感官的活动,探究这些亲切有趣的现象背后的原理,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由此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 2、案例描述: 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白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12千克。教师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思考题:原题与改动后的题目比较有什么异同(包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目标的维度、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P51 “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是一个比较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练习,但是它同样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应提供具体有趣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学习体验,并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算理。 从上面的两个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情景,由于学生缺乏真实的体验,缺少吸引学生的素材,学生很难对这教材产生学习积极性,也不可能很好的参与学习的过程了。 不少专家指出,“教科书,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决不是唯一的资源”。“大胆而创造性处理教材,甚至重组或改编教材,那时教师的业务权利”。因此,在第二个教学情景中,老师进行了大胆的替换改造,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在上面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周围世界,并且在这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真正体会到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3、案例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派车”的教学片断: (1)出示问题:假期里,我们班将组织25名优秀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夏令营,学校安排面包车、小轿车两种车接送。其中面包车每辆限乘8人,小轿车每辆限乘3人。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派车? (2)学生独立思考后并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 生1: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算式:2×8=16(人) 3×3=9(人)。 师:掌声鼓励! 生2:派4辆面包车,留7个坐位放行李。算式:8×4-7=25(人) 生3:派5辆面包车。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3:每辆面包车坐5人,留3个坐位放行李,算式:5×5=25(人) 师:也可以! 生4:派6辆面包车,其中5辆面包车每辆坐4人,一辆坐5人,空位放行李。 …… 学生海阔天空的答,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体现“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待过了20分钟,学生说出了11种派车方案(其中有8种方案空位超过一辆车的坐位)时,教师小结并布置了练习: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增加4位教师,共有29人,你又会怎样派车呢? …… 案例分析(从解题策略多样化要注意的有关问题的角度分析):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对几十个人去解决同一个问题而言的,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求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因此,对于学生个体来说,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只要求能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学习能力高的学生要求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过于追求算法多样化,往往会造成学生对每种算法的理解不够深入,思维仅仅停留在横向的比较层面上。而现在一般强调的算法要优化,实质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纵向地、深入地发展,同时算法的优化也有利于更好完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如本课“寻求租车的多种方案”的目标。因为优化的方法往往是已经公认的、适合大多数学生掌握的、有推广和使用价值的方法,学生只有在掌握优化方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去完成熟练的技能。 4、案例描述 : 师:(呈现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这两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生:左边的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 师:(边比划边说)通过折一折量一量,你能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你能发现什么?(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与指定的方法探索) 生1:我们组发现了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的?生1(边比划边说):用尺子量、用折纸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发现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2:我们组是用绳子量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 案例分析(从问题的品质的角度分析):参考:论述题中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 一是应当明确、具体可感;二是应当具有思考价值;三是要关注多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四是问题要具有情境功能。5、[案例描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片断: ⒈教师布置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我们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平面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公式呢? [案例分析](主要从问题的目的性与开放性的角度分析): 我们广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考虑到的是问题的开放性,在数学探究过程中,设计出了大量的开放性的,具有一定思维空间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了目的性不强,答案不着边际的弊端,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答案,老师对他们的回答只能作出一些合理性的评价,但是,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评价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离我们心目中的理想的数学课堂却越来越远。所以我们老师在设计问题题不仅要充分考试问题的开放性,更要考虑设计问题的目的性,你设计的问题应当明确,具体可测,大部分学生能寻求到比较正确的答案。(可参考案场景2
    某校四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秋游计划”一课时,在让学生合作制订购买秋游所需物品及所需钱数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乘车与买门票。“一辆大客车可坐50人,每辆300元;一辆中型客车可坐30人,每辆200元。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每人8元(10人为一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些数据,讨论交流应该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比较合理(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
    场景3.
    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课“克和千克”一课时,让小组合作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我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老师问道: “是8克吗?”坐在旁边的学生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85克。”这名学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思考题:场景1的合作缺少了什么?场景2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场景3中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次说是8克而第二次说是85克的情况呢?案例分析 :P63(红)
    案例分析: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 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位老师的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水平,使的课堂得探究活动显得乏味。我们必须认真体会新课程提倡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条理念。

    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2018-10-18
    类似洋葱数学的学英语软件2019-01-10
    数学期望和方差怎么求2019-01-14
    怎样学好数学的方法2019-01-15
    解决数学问题的4个步骤2019-01-15
    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公式2019-01-18
    提高数学成绩的最好方法2019-01-21
    如何学好数学高中小论文2019-01-21
    高中的数学要怎么学才学得好2019-01-21
    孩子上初中了、怎样学好数学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