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王小波的作品

文化 2019-04-20 05:17:10 1844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如何评价王小波的作品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杨朔,王小波作品评价
  • Q2:如何评价王小波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 Q3:如何评价王小波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 Q1:杨朔,王小波作品评价

    杨朔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
    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他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
    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他写人善于选取感情色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他的景物描写,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也是创造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
    杨朔散文的结构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
    杨文语言具有苦心锤炼后的魅力,象诗一般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
    对于王小波,“时代三部曲”表面上是王小波作品的合集,每部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其实是有一个逻辑顺序的。这个逻辑顺序就是:《黄金时代》中的小说写现实世界;《白银时代》中的小说写未来世界;《青铜世界》写的故事都发生在过去。
    在整个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至于故事背景则是跨越各种年代,展示中国知识分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命运。事实上,王小波最过人之处,无疑是随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来的对话体叙述,并变换多种视角。表达手法方面,他擅于用江洋恣肆的笔触描绘男欢女爱,言说爱情的动人美丽场景及势不可挡的威力。
    “王小波是目前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的作品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他还做了从来没有人想作和做也没才力做到的事,他唾弃中国现代文学那种软,伤感和谄媚的传统,而秉承罗素,伯尔.卡尔维诺他们的批判,思考和想象的精神,同时把这个传统和中国古代小说的游戏精神作了一个创造性的衔接。”

    Q2:如何评价王小波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是中国作家王小波最初发表于1996年第4期《东方》杂志的杂文,该作品中倾注了王小波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话题深沉,但笔触并不深沉,他用一种娓娓道来的反讽和幽默的手法剖析客观的社会现象,带给我们更多的不是结论,而是思考。
    说白了,这篇文,并不自植大树乃成森林,仅仅是播撒下一颗颗种子,让它在中华大地上酝酿,发芽......

    Q3:如何评价王小波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在读过王小波的自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之前,我从未想象过社会的种种怪相、人性的种种问题可以用如此平和却又时时透露着犀利、绕口却又让人永远不觉得无聊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王小波的杂文,有种只属于他的独特风格,只有他,可以在自然的幽默中呈现出他独特的思想,可以把话说的七拐八拐却依然逻辑清晰。

    近代以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第二次大转型。21世纪的前十五年即将过去,我们所处的社会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中国的社会先今确实正在激烈地动荡和变化,而且目前并未结束。经十余年,人们的许多观念可能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大相径庭,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认为这个社会存在的问题,在近二十到三十年,已经有了大不同呢?

    王小波的杂文多发表于90年代,通过阅读《沉默的大多数》,我惊讶地发现,即使历经二十几年的变迁,王小波笔下、脑中的对社会的种种思考和批判,与当今无比的契合。王小波的种种思考,放在今天依然适用。所以说,他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他说出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暗疾。

    我相信,王小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呐喊者。但他并不会像与他同时期的人们那样,放声高呼,摇旗呐喊,因为这样往往会盲目而有失理性。他用一种独特的“黑色幽默”来展示社会的病态。这种“黑色幽默”让我发出这样不敢相信的感叹:“这个世界居然是如此模样!”同时却又觉得他对于社会现象的描述无比真实而深刻。这种描述下的世界近乎荒诞,却因此能深入人心。

    他看到了人们的低智、偏执、思想贫乏,他大概心中早已对此无奈气愤怨气满满,但绝不会让读者感到一丝戾气。他从不会以愤怒、批判这样的方式说理。他心平气和,又带着一丝俏皮的姿态,耐心地向读者讲着道理——他的思考和他的希冀,最终让读者在精妙的说理中心服口服并信以为然。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最近在朋友圈看到的一篇热门文章,是咪蒙的《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同样是说理,这篇文章却充斥着大量的情绪煽动和极端观点,可以说境界上与王小波是天壤之别。我真切地感觉到,王小波是在认真、理性地思考问题,思考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而在咪蒙此文,我只看到了对自己情绪的放肆宣泄和对他人的大肆指责,而这篇文章也许仅仅是迎合了人们的心理,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渠道而已,对问题的真正解决,并无太大帮助。对比之下,高低立见。这是他个人人格魅力的突出体现,当然,这可能是他身为一个程序员的独特优势。他是一位理性的自由思想家,当之无愧。

    王小波为什么要说“沉默的大多数”?很显然,如果大多数人是沉默的,那么对应的,必然存在“发言的少数派”。我们这个时代,看似人人均可见解一二,实际上话语权却大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王小波认为我们的人民存在一种集体的愚蠢,对事物的思考仅仅停留在表面,在话语权的世界里随波逐流而不加思索。当这种话语形成力量,形成潮流后,由于大众的盲目追捧,想发出其他声音的力量就会变得微弱。逐渐地,我们都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

    王小波就是最后一种人。他对这种现象感到厌恶,但他又说道:“作为最后这种人,也有义务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他是“沉默的大多数”,却又保持着独立的思想,不甘于噤声,不甘于活在这样无趣的世界。于是他呐喊了出来,没有煽动没有忸怩作态,以一个作家的身份用他的思考打破了这份沉默。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本不需要人云亦云,也本应具有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意志。但是太多人不去追寻智慧,从不去独立思考,习惯了接受现成的思想,沦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而现在,王小波用自己的方式发出了无声的反抗和呐喊。我相信王小波有力量打破这沉默。对理性的思考、对自由的追求,这些本应具有的东西,王小波只是在他人噤声之时勇敢地告诉了我们。告诉我们可以不再被人精心设计,不再沉默。

    王小波妻子李银河在其画传中所说:“我常常觉得,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天真烂漫嘴无遮拦的孩子,他就在那个无比庄重却又无比滑稽的场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继而露出会心的微笑。后来,这批人把这个孩子当成宠儿,并且把他当成了他们互相认出对方的接头暗号。”

    愿我们不再沉默,让我们在这个时代自由独立地活着。

    WWW.YiJi※TAo.COM

    相关文章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评价2018-09-11
    德国人对希特勒的评价2018-09-12
    淘宝上买东西怎么评价2019-01-12
    手机淘宝上怎么看评价?2019-01-17
    手机淘宝怎么删除评价2019-02-03
    手机淘宝怎么修改评价2019-02-06
    淘宝订单为什么不能评价2019-02-07
    淘宝怎么查自己的评价2019-02-10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2019-02-12
    淘宝自己的评价怎么看2019-02-13